一、专业名称及代码 护理 专业编码:100100
二、入学要求 初、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
三、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
四、职业面向
五、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
(一)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现代护理理念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、一定的求实创新意识,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,具备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,能运用基本护理技术、临床护理技术、社区护理技术,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、社区护理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。
(二)人才规格
1.职业岗位分析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民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,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,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,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入、工作范畴进一步扩展。护理人才需求大质量高,对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、更高的要求。
2、专业能力
(1)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掌握急、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;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。
(2)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社会、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。
(3)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、方法。
(4)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,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、政策及法规,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。
3、社会能力
(1)思想道德素质: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;能吃苦耐劳,乐于奉献,有事业心和责任感;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,自觉遵守法律法规、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;具备正确认识社会、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;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。
(2)人文素质: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、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,诚实守信、谦逊正直;具有团队协作精神,能与领导、同事团结合作。
(3)身体心理素质:具有良好的生理、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,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,慎独意识强;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、失败的承受能力。
4、方法能力
(1)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;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;
(2)具有解决护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;具有身体评估、心理评估、社会评估的能力;
(3)具有评判性思维,善于总结创新的能力,具有多元文化的护理知识,为不同护理对象提供良好护理的能力。
六、课程设置及要求
(一)公共基础课:德育、语文应用基础、英语、医用化学基础、数学应用基础、体育与健康、计算机基础
(二)专业基础课:解剖学基础、生理学基础、生物化学、病理学基础、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、药物应用护理
(三)专业核心课:护理学基础(包括护理文书书写)、形体与护理礼仪、人际沟通、健康评估、内科护理、外科护理、妇产科护理、儿科护理、心理与精神护理、护理专业技术实训、急救护理技术、社区护理、老年护理、中医护理、传染病护理
(四)第四学期选修课:球类、音乐 、美术、语文 、数学、外语
七、教学进程总体安排:见附表一
八、实施保障
(一)师资队伍:护理专业教学团队现有66名专任教师,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学科带头人2名,高级职称23人、中级职称16人,初级职称27人;硕士学历16人,本科学历50人(在读硕士1人),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达到37%,承担中职及五年制高职两个层次18门护理课程教学任务,是一支充满朝气、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。
(二)教学设施:护理专业已建成基础护理学实验室10个,临床护理实训室、健康评估实训室等共计35个实训室,本专业实验实训设备价值400万元。
(三)教学资源:现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、内蒙古医院、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等稳定的教学及实习医院28所。同时,依托护理专业实验实训及师资的巨大优势,我校建立了劳动就业培训基地,承担了呼和浩特市养老护理等培训工作,并已被自治区人社厅认定为养老护理资格鉴定(发证)所。
(四)教学方法:在原有教学方法基础上,护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学出版社20多门内蒙古自治区课程改革教材编写,联系医院护理专家,结合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,共同研究开发案例教材,为实施案例教学法提供保障,从而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能力,而且也为合作医院培训护士提供了有效的素材。
(五)学习评价:每学期末,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课堂情况,进行学生测评,并设置期中、期末考试。见附表二
(六)质量管理:每学期末,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,进行教师测评,并纳入教师AB测评总分。见附表三
九、毕业要求
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,掌握急、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;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。具备完好的思想道德素质、人文素质、身体心理素质,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,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;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,成绩全部合格,方能取得毕业证。
十、附录
附录一、教学进程计划表
附录二、学生教育教学情况评分表
附录三、教师AB测评表
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
2019年8月